春節(jié)假期,陜西省寶雞市鳳翔區(qū)城關鎮(zhèn)六營村的中國泥塑文化園里游人如織。每年此時都有很多游客慕名來“打卡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——鳳翔泥塑。
附近縣區(qū)的游客剌媛一走進園區(qū),就被今年新推出的小青龍泥塑惹得挪不開眼,她手捧泥塑樂開了花:“鳳翔泥塑今年的青龍樣式讓人喜愛,給傳統(tǒng)的青龍賦予動畫外形,我要給朋友寄幾個當作新年禮物?!?/p>
鳳翔泥塑洗練夸張的造型、華美富繁的裝飾、艷麗喜慶的色彩、稚拙可愛的形態(tài),讓其在全國眾多泥塑中獨樹一幟。當?shù)卮迕窠榻B,相傳明代六營軍隊曾在此駐扎,后軍士轉為地方居民,其中部分人重操陶瓷制作老手藝,制作出彩繪泥塑到各大廟會出售,并在當?shù)卮鄠?,逐漸發(fā)展為自成一派的鳳翔泥塑。
在鳳翔泥塑國家級傳承人胡新明的西府民俗藝博園生產車間,工人們分工協(xié)作,砸泥、造型、制模、翻坯……正緊鑼密鼓地趕制一批批泥塑產品。在繪樣車間,幾位繪樣藝人手執(zhí)畫筆描形涂色。
“生肖泥塑是鳳翔泥塑的一大特色,今年主打‘青龍’系列,寓意龍年大吉?!焙旅鲗τ浾哒f,“現(xiàn)在推出的泥塑,都是兒子胡錦偉設計的,他把‘國潮風’與泥塑巧妙融合,贏得了年輕消費者的青睞,這也讓非遺泥塑向下一代傳承了?!?/p>
現(xiàn)在,六營村進一步挖掘鳳翔泥塑的歷史文化,開展非遺傳承人培訓、沉浸式體驗等新業(yè)態(tài),每年吸引萬余人次來研學體驗,既讓非物質文化遺產重綻光彩,又為鳳翔泥塑注入新鮮血液。